吹响“皖东气象哨” 筑牢防灾减灾红色堤坝
入汛以来,滁州连续遭遇四轮强降雨袭击,滁河襄河口闸一度超警戒水位,距保证水位仅仅0.08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滁河干堤及重要圩垸防洪安全,滁州市气象局强化党建引领,迅速行动,多级联动,充分发挥“皖东气象哨”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保滁河安澜,护群众安康。
闻“汛”而动,听令而行,吹响“气象哨”
近年来,滁州市气象局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打造了以“皖东气象哨”为核心的“1+8”党建品牌矩阵,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6月下旬,滁州已经经历了3次暴雨过程;到了7月,暴雨更加迅猛,1-2日滁河流域面雨量80~100毫米,9-11日滁河流域面雨量超100毫米。危难时刻,总有一面旗帜在召唤;灾害面前,总有一种力量在奋战。面对突如其来的雨情、汛情,市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判形势、周密部署,要求在防汛救灾抢险气象保障服务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各党支部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吹响防汛救灾“气象哨”,成立由35名党员组成的7支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全力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让党旗在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处高高飘扬。
加密监测,担当作为,打好“主动仗”
在应对一轮又一轮强降雨天气,由市气象台6名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气象服务突击队”不分昼夜投入到紧张的防汛工作状态中。队员们放弃休假,24小时坚守岗位,加密监测频次,精准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政府科学决策、部门高效开展抢险救灾提供有力支撑。“我是队长,我要发挥领头雁作用,为大家树立榜样。”机关党委第一支部书记郁凌华清晰回忆3个重要节点:自7月11日起,滁河水位超警戒;受暴雨影响,11-13日滁河水位持续上涨;13日11时达到最高水位13.42米,超警戒水位2.42米。她密切监视着雷达回波,紧盯重点区域和致灾高风险区域,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加密《天气快报》制作发布频次,每3小时滚动发布雨情实况和降雨趋势。
“八字湾的电池电量不足”“章广站的雨量偏小”,装备保障中心的50岁老党员金华星接到报告后,立马顶着狂风、冒着大雨就奔向30公里外的乡镇……经过半个多小时紧急抢修,区域自动站故障终于得到排除,数据已恢复正常,金华星这才舒了口气,此时身上已被雨水淋湿,他已顾不了这么多,赶着去下一个站点。
“值班室已经成为第二个家了。”“身为党员,在关键时候就该挺身而出。”全椒县气象局党支部书记王翔和台长杨林四两名党员已经驻守县防汛指挥部1个多星期了。他们坚守岗位,连续作战,饿了就吃点干面包,困了只能眯一小会儿,黑白颠倒已成常态。
及时叫应,迅速转移,筑牢“安全堤”
7月11日8时制作发布1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预计未来3天滁河面雨量达180-210mm,洪涝风险较高,防范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在防汛抢险救灾过程中,市气象局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的关键作用。累计发布预警信号23次,开展叫应服务6次,点对点叫应近千人次。紧急转移安置沿滁河低洼易涝地区792名群众,转移地质灾害点群众51人、其他危险区群众24人,停工建筑工地46个,关闭旅游景区1个。
15日23时46分,襄河口闸水位已降至警戒线以下。鏖战了107个小时后,一颗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队员们经受住了考验,气象服务党员突击队成了受灾群众的“主心骨”,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