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聚焦特殊群体,为民服务出实招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滁州市民政局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着力为基层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开展民政扶贫领域(农村低保)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整治“优亲厚友”“人情保”“错保”“漏保”等问题,严格执行公开公示制度,对低保政策、标准及保障对象、举报电话在村(社区)公示栏进行长期公示。全市共抽查94个乡(镇)256个村,入户调查481户702人,实现乡(镇)全覆盖;月保障标准提高到585元,比上年提高了46%。截至11月,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1819户109044人,累计发放资金45773.56万元,将符合条件的50449人(五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针对重点信访举报线索,已移交纪检部门立案调查2起。
构建多层次关爱保护体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市2536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2126名困境儿童全部落实实名制登记管理。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孤儿保障范畴,按每人每月1050元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将孤儿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确保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住院治疗费用不设救助封顶线,按100%予以报销;全面推进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和“明天计划”“心动亭城”等救助活动;积极动员助学慈善、爱心公益等社会组织开展“圆梦计划”“微心愿”等活动。今年以来,成功为49名孤残儿童申请免费救治“明天计划”,“心动亭城”专项医疗救助行动惠及400余人,“爱心妈妈”等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帮扶等活动1万余次,组织“圆梦”“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等主题活动1000余次,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5000余个。
提升老人获得感。采用召开会议、广播宣讲、悬挂横幅、张贴公告、发放资料、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惠老优待政策,让群众知晓高龄津贴的办理时间、程序、所需材料等,让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在乡镇(街道)依托养老服务中心或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开通高龄津贴申请受理窗口,同时免费提供申请材料复印等服务;对个人申请确有困难的,安排工作人员主动协助申请;严格落实当月申请、当月审批,每月通过金融机构发放高龄补贴资金。全市已累计发放高龄津贴6600余万元,惠及11.5万名老年人。
提高服务质量。市福利院党支部在主题教育中提出“行管服务一线,一切为了老人和孩子”的口号,减轻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专心服务好老人孩子,安排专人送餐到各楼层,减少护理人员来回时间,保证饭菜热度;全护区老人、孩子换洗衣物由专人收送;定期开展老人座谈会,听取意见,改进服务,针对老人反映的食堂伙食问题,采取每周制定食谱,保证周周菜品不重样。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帮助102名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家,其中滞留10天以上寻亲返家35人,全市滞留3个月以上的103名流浪乞讨无着人员,全部办理入户手续,实现落户率100%。11月27日,江苏盐城籍董某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市救助管理站,并送上写着“大爱无疆 真情救助”锦旗表示感谢。董某离家流浪5年,市救助管理站不间断为其寻亲,与家人终获团聚。